7月7日,LXJ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老乡鸡)再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此前,老乡鸡曾于2022年5月、2023年2月两次向上交所递送A股上市请求,后续于2023年8月自动撤回发行上市请求。本年1月3日,老乡鸡转战港交所,后因招股书满6个月于7月3日失效。
2003年创始于安徽的老乡鸡,原名“肥西老母鸡”。作为一个区域性较强的餐饮品牌,老乡鸡凭仗创始人束从轩在2020年2月的“手撕职工联名信”事情等行为,成功引发商场重视。
招股书引证的灼识谘询材料显现,老乡鸡是我国最大的中式快餐店品牌。以买卖总额计,老乡鸡于2024年以0.9%的商场占有率在我国中式快餐职业位列榜首;以买卖总额计,于2024年以0.5%的商场占有率在我国快餐职业中排名第八。
界面新闻在招股书上看到,2022-2024年,老乡鸡营收别离为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期内赢利别离为2.52亿元、3.75亿元、4.09亿元。2025年前4个月,公司营收为21.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3亿元添加9.84%;期内赢利为1.7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2添加7.3%。
与近两年餐饮商场的整体性低迷趋势共同,老乡鸡在一些要害指标上也呈现了下滑。其同店出售添加率在2023至2024年为2.6%,2024年前4个月至2025年前4个月为2.4%——不过招股书引证灼识谘询材料称,各期添加率均超越中式快餐连锁约1.5%的均匀职业添加率,仍能跑赢大市。
就门店添加而言,这个品牌仍在尽力跑出安徽大本营,在自己的“舒适区”之外扩张。
和其他快餐品牌相同,加盟是它快速扩点的办法。2022-2024年,老乡鸡门店数量别离为1125家、1199家、1479家,别离净增74家、280家。而2025前4个月至最终实践可行日期,其门店数量达1624家,也便是老乡鸡这半年净增约145家门店,坚持了上一年的增速。
招股书显现,老乡鸡加盟店数量由2022年末的118家添加至2025年前4个月的653家,占餐厅总数的41.8%。加盟店发生的收入由2022年的人1.74亿元添加至2024年的7.17亿元,复合年添加率为102.9%。
直营转加盟的形式也推助老乡鸡完成安稳拓店。2022-2024年及2025年前4个月,老乡鸡直营转加盟门店数别离为25、77、146、23家。
招股书称,在各省内首要将既非一线城市亦非新一线城市的城市中相对老练的直营店转换为加盟店,因为商场较为涣散的低线城市需求本地化办法才能够有用运营,这得益于加盟商对当地文明和消费习气的了解,以及他们对当地网络和资源的使用。但这也或许导致老乡鸡外部招商才能受质疑。
2025年前4个月,加盟店单店日均出售额约1.24万元,直营店为1.6万元;加盟店翻座率为3.3,直营店则为4.8。这部分因为老乡鸡现在直营店首要坐落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而加盟店则首要坐落其他城市,各城市等级之间不同的消费水平导致差异化的门店体现。
眼下,老乡鸡在一线家门店、新一线家门店,别离占门店总数的14.5%、44.8%及40.7%。
招股书显现,公司于安徽省的门店占比由2022年末的59.4%削减至到2025年前4个月的48.0%。但整体而言,老乡鸡门店仍仅散布在9个省的58个城市。其间华东区域便有1345家门店,占比高达86%。
老乡鸡全国化进程缓慢的一个原因首要在于供应链受限。其自有养鸡场、中心厨房均会集在安徽、上海,即便在物流方面装备了8个配送中心辐射才能依然有限。也因而,老乡鸡在未来方案中表明将加强一体化供应链布局,包含在合肥开发新中心厨房,估计2027年竣工。
现在,老乡鸡好像仍不想把脚步迈太大。其方案在未来三年内每年在我国各地新开150-180家直营店,其间安徽省估计新增20-30家,江苏、浙江省及上海估计新增70-80家,包含北京、广东省、湖北省、河南省及江西省在内的其他当地估计新增60-70家。这些区域仍属老乡鸡曩昔深耕的当地。
从事务上看,老乡鸡有别于其他中式快餐连锁的中心竞争力在于其共同的全产业链布局,这也是其向长时间资金商场叙述的中心故事。
在上游,老乡鸡在安徽具有3个自营养鸡场,完成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在上海和合肥装备2个自动化中心厨房,标准化处理原材料;物流方面,老乡鸡在全国布局8个配送中心,安徽、上海完成当日达,其他区域不超越两天。
而以“肥西老母鸡汤”为招牌卖点的老乡鸡,正是凭仗自有养鸡场坚持中心产品的质量安稳,也经过两段式养殖来提高功率。自2022年起,老乡鸡还开端养殖鸡蛋,招股书显现,2022-2024年以及2025年前4个月,其养鸡场向客户出售鸡蛋所得收入为40万元、2710万元、1.15亿、3990万元。某一些程度上验证了其供应链布局的有利之处。
依据灼识咨询的材料,2024年以买卖总额计,我国前五大中式快餐品牌算计商场占有率仅为3.6%,而前五大西式快餐品牌的算计商场占有率则为50.8%,凸显了商场整合及扩张的严重机会。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实在、精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出资主张,据此操作危险自担